ELISA直接法
在ELISA直接法中,樣品中的抗原或抗體以非特異性方式直接吸附在包被板上。然后,將特異性測定抗體或抗原連接到孔中。之后,測定底物被用來產生可測量的顏色變化,并在讀板器上進行量化。
由于這種檢測方法步驟少,速度快,而且比其他ELISA方法更少有機會引入錯誤。然而,由于吸附步驟是非特異性的,背景噪音可能很高。沒有二級抗體步驟意味著沒有信號放大,降低了檢測靈敏度。它還需要為每個所需目標創建共軛測定抗體/抗原。
ELISA間接法
ELISA間接法,或稱iELISA,最初于1978年開發,用于檢測人血清白蛋白,其工作方式與ELISA直接法非常相似,只是增加了一個二級抗體步驟。這使得測試信號得到放大,克服了ELISA直接法的局限性。
它還否定了對目標特異性共軛測定抗體/抗原的需要,因為共軛的二級抗體只需要對一級抗體具有物種特異性。如果總的樣品抗原被結合到包被板上,就像ELISA直接法一樣,背景噪音仍然是一個問題。
然而,如果該檢測方法用于檢測樣品抗體,純化的目標抗原被涂在板上,而一級抗體來自于樣品。這大大減少了背景噪音,因此這些檢測方法在確定樣品中的抗體滴度時最受歡迎。
ELISA間接法的缺點包括方案時間較長,有更多出錯機會,以及可能與二級抗體產生交叉反應。
ELISA夾心法
顧名思義,ELISA夾心法將抗原夾在抗體之間,該技術開發于1977年[6],可以采用ELISA直接或間接法的形式(上面描述的ELISA夾心法是基于ELISA間接法),除了抗原與檢測板的非特異性結合,捕獲抗體使其成為一個特異性的過程。這種組合進一步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性。
然而,它們確實需要確定兼容的捕獲和測定抗體對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,而且可能有交叉反應的問題。這種檢測方法通常也有最多的步驟,提供了更大的出錯機會。由于抗原結合步驟的選擇性,ELISA夾心法在抗原處于復雜混合狀態時特別有用,因為不需要純化抗原。
ELISA競爭法
ELISA競爭法,也被稱為ELISA抑制法或ELISA阻斷法,可能是ELISA技術中最復雜的一種。
最初是在1976年[7]為檢測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而開發的,該檢測方法通過檢測對預期輸出信號水平的干擾,產生一個反比關系。應用的樣品中目標物越多,測定的輸出信號就越低。
其他ELISA方法也可以被改變為競爭法。這里有兩個一般的原則:樣品抗原或抗體與參照物競爭,分別與有限數量的標記抗體或抗原結合;又或者,樣品抗原或抗體可以與標記參照物競爭,分別與有限數量的抗體或抗原結合。
ELISA競爭法與它所采用的形式一樣,具有一些相同的優點和缺點。然而,當抗原較小,限制了兩個抗體同時結合的能力(如ELISA夾心法所要求的),或者只有一個抗體可用時,它的作用就凸顯了出來。
*以上內容來自網絡